宏觀經濟低迷,中國經濟是不是就沒希望了?許小年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宏觀經濟越差,微觀經濟越有希望。“因為窮則思變,日子過得舒舒服服的,根本就不求變。”許小年還說,“宏觀經濟越差,微觀經濟轉型的動力和壓力就越強。”
新常態 新經濟 新轉型
有時候,承認未來經濟形勢的下滑比接受目前宏觀經濟的低迷更難一些。因為現階段的困難還有可能通過產品升級或者盈利模式的改變得到改善,但未來格局如果是一片混沌或者說泥潭,可能會讓很多企業從決策層,到股東,再到底層的渠道網絡喪失信心。從2015年底到2016年過去大半,這段時間唱衰國內中央空調市場的聲音不絕于耳。有問題嗎?筆者個人覺得沒有。沒有人在刻意夸大這個事實,相反一些報告里的數據或許還避重就輕了。
今年5月份,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權威人士的訪談錄,該權威人士說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是L型的,即會長期在底部徘徊,長期處于低增長狀態。其實這一論調和中央政府所宣示的新常態是直接相關的。30年的經濟增長之后,將來我們要面臨的是一個長期的低增長。各行各業都在受到這一趨勢所帶來的沖擊,憑什么中央空調行業可以幸免?與此同時,中央空調行業同樣也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回答:為什么一旦難以維系容量的高增長就只想一味壓榨市場剩余價值,為什么不想著做出一些改變和創新,為什么不及時轉型……
很多企業會跳出來說,他們都在改變,他們上了機器人流水線,他們正在搭建工業4.0,他們在迎合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也還在反復琢磨中國制造2025。但我們真的去到工廠看一看,可能很多企業連2.0都做不到,拿什么談4.0?德國人提出工業4.0的概念不是簡簡單單隨隨便便買2條生產線就能夠實現的。同理,互聯網和制造業的結合也不是只通過越來越脫離實體的互聯網營銷和一句品牌口號就能夠達成的。拍政策的馬屁是沒有用的,你要么能夠變現盈利,要么是在布局未來。
全球首個中央空調智能互聯工廠竣工儀式
10月底,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正式竣工投產,這是海爾的第8座互聯網工廠,在此之前,海爾已完成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在內的七座智能互聯工廠。《界面》CEO何力在參觀完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后指出:“將綠色經濟與智慧互聯融合在一起,必將是中國工業發展的一片藍海。海爾中央空調已經保持連續五年增幅行業第一,綜合節能效果達到50%的磁懸浮中央空調更是占據國內市場81%的份額,此次以世界首個互聯工廠率先啟動全運營智慧節能戰略,海爾無疑已經成為時代的領跑者”。暖通行業泰斗吳德繩更是對磁懸浮技術的應用非常看好,其指出:“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在實現高節能環保的基礎上,通過磁懸浮技術淘汰舊產能,堅持綠色發展實現節能運營,值得大力推廣。”
解讀這兩段話可以得出2個重點,首先節能減排將會是接下來國家和企業的倡導方向,同時也是最核心的用戶痛點。其次,互聯網工廠這種能夠完成大型水機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平臺將會成為未來十年、一百年中央空調制造業逐漸需要過渡到的方向。而就中央空調產品而言,磁懸浮技術將會成為未來的重要支撐點。
換道超車 解決行業用戶節能難題
那么,是我們現在的產品徹底不行亟待更新換代嗎?很好,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在底層的優越感中被溫柔殺死,還是迎接轉型可能帶來的紅利?歐美、日本的傳統優勢機組這些年都沒有技術性的突破,但這些恰恰都是中國企業的機會。我們沒有束縛,不走歐美企業的老路,也不重復日本企業的瓶頸,我們有機會做跨越式的發展,而不是單一的產品改良。現在國內有實力的企業里,有些做“拿來主義”,獲取核心技術后自己干;有些資金流充足的企業選擇不斷的并購以此提升效率和多元化的競爭力。而我們看到海爾選擇的模式和優勢是整合能力極強的大平臺,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資源而在于自身整合資源的能力。這一點從海爾全球的合作伙伴蘋果公司上,能夠嗅出兩家公司惺惺相惜的共通之處——就是盯著用戶的需求,解決技術整合的問題,來快速的滿足用戶的需求。
但用戶就百分之百正確嗎?用戶百分之百了解自己的需求嗎?實際情況是用戶會忽略掉自身的一部分實際訴求。而被忽略掉的部分,往往卻是十分重要的東西,就是智慧運營及節能減排。暖通學術界泰斗吳德繩老先生說過,要發揮最后余熱,為暖通行業站最后一班崗。他指出,目前暖通行業的難題就是重投入、輕運維。用戶在采買設備的前期投入更多,也更重視,而忽略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運維投入。這忽略掉的實際運營成本卻占總投入的80%,初期的設備投入,只有20%。
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
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提到2個觀點,一個是每個行業的創新都有大把大把的機會。另一個觀點是創新是需要專注的,是需要經驗積累的,只有在這個行業中耕耘多年,才能知道這個行業的核心問題在哪里。之前我們提到磁懸浮中央空調,這個產品的誕生具有顛覆性的意義。我們關注到磁懸浮中央空調和傳統冷水機組相比,“有油和無油”是一大區別,傳統冷水機組必須使用潤滑油,進而在換熱系統中形成油膜油污,會使整體機組的能效大為下降。所以,“有油和無油”的最大差別就是節能運營上的差距。而此前我們說到,海爾中央空調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平臺的整合運營能力,海爾磁懸浮機組更可以直接規避掉“有油”的缺陷。
長沙圣爵菲斯大酒店因使用海爾磁懸浮而上央視
前不久,CCTV《新聞直播間》就對長沙一個園林式五星級酒店的中央空調節能改造效果進行了報道。該酒店2014年將原來的直燃機替換成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2015年給該酒店節省超過110萬能耗費用,年省電近6成。所以,無論是磁懸浮中央空調本身的創新還是互聯工廠的竣工(海爾從2005年即開始這些方向的布局)都需積累的過程,是徹底了解用戶痛點之后的必然行為。深挖用戶需求帶來的結果,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有社會效益;而契合社會效益的經濟行為,又能帶來長遠的、可持續的經濟效益。
十年見百年 開啟節能長征路
海爾中央空調互聯網工廠的竣工,不僅是國內首屈一指,很多概念和配套更是世界第一。從海爾中央空調在互聯網以及實體制造業的逐步融合轉型的嘗試中,在海爾集團在物聯網時代智慧生活行業引領者的踐行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和市場未來的希望。筆者以為,大家千萬不要把目光只盯在一兩年,就像標題和開頭說的那樣,這是中國傳統制造業的新長征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從第一個布局的十年看到未來的百年,雖然現在宏觀低迷,但不妨礙我們通過耕耘這十年來掌握未來的百年,這是長征,海爾已經在翻山越嶺的路上了。